国际经济动态
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称供应紧张或持续至2025年
经济参考网10月27日消息,天然气出口国论坛预期,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升级引发全球能源危机,天然气市场供不应求状况将持续至2025年。
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第24次部长级会议23日至2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来自阿尔及利亚的论坛秘书长穆罕默德·哈梅尔说,尽管天然气生产领域的投资在增加,但与会国家预期今后三年内不会增加市场供应。
哈梅尔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认为,这种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或2026年,眼下仍在开发的新项目到那时候才能投产。”
俄罗斯能源部长尼古拉·舒利吉诺夫出席会议,但未发表任何公开声明。
天然气出口国论坛2001年举办首次部长级会议,2008年成为有完整架构的国际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成员国领导人峰会。现有俄罗斯、卡塔尔、伊朗、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11个成员国以及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8个观察员国。成员国天然气储量合计占全球已探明储量72%。
埃及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塔里克·毛拉说,在当前全球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埃及正采取措施提高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今年早些时候,埃及同欧洲联盟、以色列签署为期五年的三方协议,商定将以色列开采的天然气经埃及液化处理后出口欧盟。
俄罗斯2月下旬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欧盟等西方经济体对俄施加严厉经济制裁,造成全球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飙升。
据美联社报道,随着冬天临近、能源需求趋于峰值,欧盟国家的能源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
不少欧盟国家长期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制裁俄罗斯引起的反噬日益凸显。欧盟去年天然气用量大约40%从俄罗斯进口,如今寻求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多国正努力寻找替代“气源”。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本月早些时候决定,从11月起将月度原油产量在8月产量基础上日均下调200万桶,引发美国不满,担心减产举措进一步推升能源价格。
调查显示英国经济已陷衰退
经济参考网10月27日消息,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和英国特许采购与供应协会编制的英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英国经济活动今年10月的收缩速度达将近两年来最快。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这表明在政治不确定和能源、借贷成本高企交织下,英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上述指数显示,私有行业活跃度10月跌至47.1,创21个月来新低。这一数字在9月为49.1。
这是该指数连续第3个月跌破50。《金融时报》认为,这表明大多数英国企业经济活动收缩。10月数据同样低于路透社先前对经济分析师调查时预测的48.1。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首席企业经济师克里斯·威廉姆森说,10月英国PMI数据显示,经历近期政治不确定和金融市场动荡后,“经济下行势头正在加快”。
威廉姆森说,英国经济可能在第三和第四季度持续收缩,而这“意味英国经济陷入衰退”。
据最新官方数据,在截至8月的三个月内,英国经济产出环比下降0.3%。
上述调查结果同样显示,新订单数量下降速度为2021年1月以来最快。
制造业订单所受冲击尤为明显,出口销售额下滑速度创将近两年半以来最快。
英国市场研究机构德勤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持续高通胀迫使不少家庭精打细算、压缩开支,英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降至该机构2011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点。
威廉姆森说,尽管物价压力因经济下行有所缓解,但英镑走弱和能源价格高企,意味着输入型通胀依然高于此项调查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历史记录。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经济师阿什利·韦布说,通胀压力意味着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除继续加息外“几乎别无选择”。
市场预期,英格兰银行将在下周加息75至100个基点。
无独有偶,欧元区PMI10月同样下降至47.1。《金融时报》认为,这表明经济衰退压力在整个欧洲蔓延。
德国十月商业景气指数降至近两年半低点
经济参考网10月27日消息,由于担忧今冬能源危机加剧,德国商业景气指数10月份降至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10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84.4点降至84.3点,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不过,这一数据略好于市场预期的83.5点。
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指标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指标延续下降趋势。在制造业领域,尽管新订单数量减少,订单依然充足,产能利用率从85.3%降至84.6%,不过仍然高于83.6%的长期水平。建筑业信心已降至2016年1月以来最低。服务业和贸易指标环比微升,但预期依旧暗淡。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表示,受访企业对行业经营现状的评估与9月相比有所下降,尽管对今后6个月经营的预期有所改善。“企业仍对未来数月感到担忧,德国经济正面临一个艰难的冬天”。
伊弗商业景气指数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观察德国经济形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德国通胀率9月已经达到10%的高水平,政府预计经济将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萎缩。能源价格高涨是推动通胀上升的主要因素。
据美联社报道,德国政府上周已经扫除障碍,将为家庭和企业提供总计2000亿欧元(约合1950亿美元)的补贴,以应对高昂的能源账单,但该计划的细节尚未敲定。德国政府官员表示,拥有足够能源来应对冬季需求,不过仍然有必要节约使用天然气。
德国最大天然气进口商尤尼珀公司近日表示,为了尽可能节省能源、缓解财务困境,公司关闭一半总部办公场地,同时调低另一半办公场地的温度。
此外,德国还在四处寻找替代能源。德国近日举行仪式,接收首批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氢,以期推动能源转型、缓解国内能源危机。
澳大利亚CPI增幅创32年新高
中国经济网10月27日消息,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7.3%,同比增幅创1990年以来新高。
澳统计局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三季度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新建住宅、天然气、家具价格上涨。其中,房屋建筑行业劳动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推高了住宅价格,而材料持续短缺进一步加大了住宅价格上涨压力。
澳大利亚政府25日公布2022至2023财年(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预算案。根据该预算案,在能源价格上涨、澳近期发生洪水灾害等因素影响下,澳通货膨胀率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达到7.75%,并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
俄媒:英国能源危机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严重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消息,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发表题为《英国的能源危机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对于本国最高层频繁的人事变动,有英国人如此嘲讽:“我儿子经历了4任财政大臣、3任内政大臣、两任首相、两位君主。而他才4个月大。”特拉斯的闪电辞职并非是英国陷入艰难时期的唯一证明。抗议活动在各地蔓延,单是10月初,便有50个城市的逾10万人举着“别付钱”“受够了”的标语上街示威。
通胀和能源价格上涨令生活水准下滑,让人们走上街头。10月中旬,英超阿森纳队对利兹联队的比赛便因球场停电而暂停。10月18日,英国电网公司负责人警告国民,如果削减天然气进口,可能会在严寒日子里的16时至19时拉闸限电。
工党领袖斯塔默本月中旬呼吁政府下台并普选:“这不只是几周的混乱,而是12年的挫败……我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已经12年了,政府的想法已枯竭,能源危机无从避免。”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早在夏季便预言英国民众将迎来饥寒交迫的冬天。他在推特上写道:“对很多人来说,不是在供暖和食物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无论听起来多么令人沮丧,他们可能前者和后者的费用都无法承担。”
《泰晤士报》说,英国警察局正在制定冬季应对违反治安现象的紧急措施,因为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彭博社援引英国机械制造业雇主联合会的数据报道,该国60%的工厂都可能因为电价上涨而关停。
9月,人们发现英国对能源危机的应对水平全欧洲垫底。能源通胀率接近60%,作为对比,欧盟各国的水平为30%-40%。理论上说,英国的能源体系可谓相当多元化,所以有观察家惊呼:英国在二战期间扛过了6年海上封锁,如今在经济开放时代却应付不了能源危机。
经济学家迈克尔·罗伯茨引用了下述数据:花旗银行预测,英国2023年1月的通胀将增至18.6%,创下半世纪以来的新高,高盛的预测更激进,为22%。最遭殃的通常都是穷人。由于电价上涨,逾40%的英国家庭将无法正常采暖,绝对贫困人口也会在未来两年间增至300万。
日媒:日本经济难题堆积如山
海外网10月26日消息,前厚生劳动大臣后藤茂之接替此前辞职的山际大志郎,担任日本新任经济再生担当大臣。日本时事通信社刊文表示,后藤此时上任,面临的经济难题堆积如山,每件重点事项的处理方式都将左右现任日本政府的浮沉。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山际大志郎公开表示已递交辞呈,他曾接连被曝出与“统一教”有关联。在日本经济急需从新冠疫情打击中恢复,以及急需物价上涨解决方案背景下,日本各界都在关注刚上任的后藤将拿出何种对策。日本时事通信社认为,日本目前急需应对高物价等问题的综合经济政策,政府不能因为内阁上演“辞职闹剧”而延缓相关应对政策。10月以来,日本食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接连提价,民众痛苦不堪。后藤已对记者表态称,他将向政府进行提议,并调整相关政策,预计10月内拿出完整的经济对策。
日本时事通信社表示,后藤曾在日本政府财政机关任要职,熟知税制、社保政策等,人称“政策通”。有内阁官员评价,“即使现在经济难题堆积如山,后藤也能应对,我对他很有信心。”日本各界都在关注后藤如何在短期内解决各领域的难题。
日本出现30年来最大规模涨价潮
海外网10月25日消息,据日本《每日新闻》消息,在日元急剧贬值、全球原油价格高涨等背景下,日本今年10月的涨价潮达到30年来最大规模。
《每日新闻》称,涨价潮对民生造成直接冲击,特别是食品涨价。10月起,日本市面上占主导的105家食品生产厂商共6699件商品全面提价,11月、12月还有其它商品也将涨价。今年全年,日本涨价商品数数或将达到20665件。
按食品类别来看,10月日本涨价最多的是酒类、饮料,共2991件商品涨价,占总涨价商品四成之多。其中,朝日集团等大型公司时隔14年首次提价。排第二位的是加工食品,共1819件商品涨价,火腿、香肠提价最明显。一些大型火腿公司10月起将单件商品减量销售。排第三位的是调味料,共1800件商品涨价。
根据《每日新闻》的估算,今年日本的食品涨价给每户家庭(2人以上)每月增加5730日元(约合人民币281元)的开销,一年的负担累计增加约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434元),相当于日本消费税增加了2%。不光食品,日本的电气、燃气费也在10月相应提价,且受国际形势影响,2023年很可能继续涨价。
国际经济政策
加拿大央行连续第六次加息
东方网10月27日消息,加拿大中央银行10月2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由3.25%提高50个基点,升至3.75%。加央行预估,加拿大经济增长将在今年底陷入停滞。
这是加央行自今年3月以来为遏制高通胀而进行的连续第六次加息。
就外部因素而言,加央行表示,全球各地通胀率仍然高企,这折射了全球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力度,也反映了供应链受阻,各类商品、尤其能源价格被推高的影响。同时,美元的强势正在增加各国通胀压力,旨在控制通胀水平的货币紧缩政策也令全球经济活动受到压抑。
加央行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明年放缓至约1.5%,2024年回升至约2.5%,总体增速慢于加央行今年夏天的预测。
从加拿大自身经济情况看,加央行认为,该国经济仍处于需求过剩状态,劳动力市场紧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大于供应能力,从而形成国内通胀压力。
加央行表示,其连续加息动作对部分经济领域的影响正趋于明显。如,房地产市场降温,家庭和企业开始减少。出口也正受到国际需求放缓的影响。
加央行预计,加国经济增长将在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停滞,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从今年的3.25%降至明年的不足1%,并在2024年回升至2%。
加拿大的通胀率(CPI)在过去3个月中从8.1%回调至6.9%。加央行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汽油价格下降,但价格压力仍具有广泛基础,也增加了高通胀变得更为顽固的风险。
加央行表示,将继续推行量化紧缩政策,同时预计,政策利率仍有进一步调升空间。加央行下一次议息时间是12月7日。
欧洲央行“疾速”加息
东方网10月28日消息,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欧洲央行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将存款利率上调至1.5%,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上调至2%,将边际贷款利率上调至2.25%。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将在短短的三次会议上累计加息2个百分点。
与全球大多数央行一样,今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欧洲央行正在努力控制通胀。9月欧元区通胀率达到9.9%,创下历史新高,更是欧洲央行2%通胀目标的近5倍。
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前景愈加黯淡。上个月,欧央行预测,该地区2023年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3.1%放缓至0.9%。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当时警告称,这个冬天经济衰退风险将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欧央行现在“火力全开”快速提高利率,但开始的时间比美联储晚得多。欧央行在7月才进行首次加息,告别了八年的负利率时代。其迟迟不肯行动的一个原因是,欧元区多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大幅上升,主权债务风险也会随之走高,欧洲金融分化风险加剧。而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欧央行推出的反金融碎片化工具 TPI(Transmiss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还尚未投入使用。
毋庸置疑,目前欧元区的经济前景笼罩着极高的不确定性,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飞涨已经严重影响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因担心通胀变得根深蒂固,欧洲央行正以有记录以来最快的速度加息。法国巴黎银行表示:“欧洲央行仍处于追赶模式。”
对于欧洲央行后续的政策路径,ING认为欧洲央行会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明年2月再加息25个基点,然后暂缓其加息步伐。
欧盟能源部长未就天然气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中新网10月27日消息,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在卢森堡举行会议,商讨应对天然气价格飙升等能源问题,但仍未能就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问题取得突破。
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工业和贸易部长约瑟夫·西克拉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会议就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展开了讨论,但仍有很多不同意见。
包括意大利、波兰在内的15个成员国要求欧盟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以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德国和荷兰等国则表示反对,认为限制价格可能导致天然气需求上升、欧盟成员国难以在全球市场上购买到所需的天然气,继而影响能源安全。
欧盟能源部长将于11月24日再次举行会议。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表示,11月会议将推动批准联合采购天然气、调整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冬季供应中断情况下协调分配天然气供应等紧急措施。
俄罗斯商船队转向东方
中新网10月27日消息,据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报道,制裁和限制严重影响俄罗斯海上运输。前往欧盟港口的俄货船今年三季度同比缩水至十分之一,而半年前已无俄船只前往美国和英国港口。与此同时,俄正在加强与新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往来:货船停靠土耳其港口的次数达1116次,同比增长44.6%;停靠中国港口的次数达391次,同比增长17%。专家认为,前往欧盟港口的俄货船将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在欧盟第八轮制裁和石油限价的影响下,而土耳其、中国、印度和非洲港口的重要性将提升。
根据《劳埃德船舶日报》的数据,今年三季度悬挂俄国旗的货船停靠欧盟港口的次数为107次,而去年三季度为1042次。在27个欧盟国家中,俄货船仅停靠九个国家的港口,前两名是保加利亚(39次)和德国(24次),同比下降40.9%和45.5%。自实施对俄制裁以来,美国和英国港口没有俄货船停靠。
报道称,俄分析师米哈伊尔·布尔米斯特罗夫认为,到2023年二季度对俄石油产品禁运生效之时,将几乎不再有前往欧盟的俄货船。追踪船队动向将更难:“影子船队”正在按照伊朗和委内瑞拉运输石油的模式形成,但这些船只无论如何不会前往欧盟。这位专家认为,俄罗斯将向土耳其、印度、中国扩大货运量,煤炭将运往非洲国家;俄原油和石油产品将发往中东,中东国家以折扣价采购,再出口自己开采的石油。
俄分析师斯韦特兰娜·彼得罗夫娜指出,欧盟第八轮对俄制裁的其中一条是,禁止与俄罗斯船级社(RS)的所有交易。RS解释说,自2023年4月8日起,持有RS认证文件的船只,无论挂什么国旗,在国家主管部门允许下才能进入欧盟港口采购、运输或进口指定货物。RS说:“悬挂俄罗斯国旗和经过RS认证船只的停靠量预计将减少。”
彼得罗夫娜认为,土耳其这样的转运枢纽的吸引力将提高。俄商船将把运至转运枢纽的货物装到悬挂其他国旗的船上,随后运至欧洲港口。欧盟拒之门外的俄能源或从波罗的海转移到黑海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方向的运输将得到更积极的发展。这位专家认为,在商船队减少的情况下(无法租船,以及悬挂俄国旗的船只可能遭更多制裁),为激活俄罗斯和友好国家间的海上贸易,有可能采取的方案是,由友好国家租船,而俄方将降价出售货物。
巴西央行决定维持基准利率13.75%不变
中新网10月27日消息,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决定维持该国目前基准利率13.7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巴西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决定维持实行这个基准利率。
巴西央行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继续维持目前实行的基准利率,以期让通胀预期达到管理目标。如果通胀下降过程没有按预期进行,货币紧缩周期将会恢复。
在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巴西基准利率保持在2%的历史最低水平。从2021年3月17日起,巴西央行实行了新一轮加息政策,经过连续12次加息后,于今年8月3日将该国基准利率提高至13.75%,其间累计加息11.75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累计涨幅最大的加息周期。9月21日,巴西央行宣布继续保持13.75%的基准利率。
巴西金融市场分析师认为,从现在起直到明年5月,巴西将继续维持目前基准利率13.75%不变。在明年6月,巴西基准利率将下调至13.25%。而到明年底前,基准利率将下调至11.25%的水平。
巴西央行调整基准利率旨在使该国通胀率处于管理目标范围内。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CMN)设定的今明两年通胀率管理目标中值为3.5%和3.25%,均允许上下浮动1.5个百分点。
根据巴西金融市场最新预期,巴西今明两年通胀率将分别为5.6%和4.94%,均高于政府管控目标的上限5%和4.75%。
国际市场动态
国外观点
日媒:全球供应链与中国密不可分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消息,《日本经济新闻》刊登文章,分析了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的代价。
文章认为,如果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某些产品的成本将会大幅上升,原本结成一个整体的供给网络将产生撕裂,世界经济的功能失调问题将愈发严峻。日美欧能承担与中国供应链“脱钩”的代价吗?
如果八成从中国进口到日本的产品中断两个月,家电、汽车、树脂自不待言,服装和食品也将无法生产。也就是说有约53万亿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本报注)的产值将会消失。这是早稻田大学的户堂康之教授等人通过超级计算机“富岳”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当于日本一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化为乌有。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浪潮席卷曾经的社会主义阵营,加强了各国在经济层面的依存关系,尤其是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更为紧密。而扩大在华业务规模对于提升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更是不可或缺。
产品的价格也将(因把中国排除出供应链而)上涨。日本猫头鹰咨询集团的数据显示,家电、汽车等80个主要进口产品门类如果停止从中国进口,改由国产或是从其他地区寻找替代进口,日本每年将为此增加13.7万亿日元的成本。
文章指出,如果将个别产品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个人电脑的平均售价将上涨五成,达到18万日元,智能手机也将比现在贵出两成,达到约9万日元,涨价幅度远非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导致的通胀可比。
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的供给网络之间几乎没有交集,摆脱与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的联系并不困难。
但是现在,从包括原材料在内的上游到产品组装的下游,全部与中国关系密切。
美媒:日本为何坚决保持超低利率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消息,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日元正在迅速贬值。按照某些标准衡量,通胀率是几十年来最高的。一般认为,加息可以缓解这两个问题。但日本银行——从来不是一个随大流的央行——仍坚定地致力于维持超低利率,认为现在让资金成本变得更高昂只会抑制已经疲软的需求,阻碍脆弱的经济复苏。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周对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表示强烈支持,尽管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32年来的最低点。此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向国会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日本央行不会很快改变方针。
报道称,他的理由很简单。日本希望出现好通胀——由活跃的消费需求带来的通胀。但现在出现的是坏通胀——美元坚挺和与疫情和乌克兰战争有关的供应短缺造成的通胀——因此央行应坚持低息路线。
在日本,人们普遍认为,加息弊大于利,至少是在眼下。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刚勉强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且工资一直停滞不前,尽管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以至于在疫情最严重的几个月失业率仍保持在3%以下。
穆迪分析公司驻日本高级经济师斯特凡·昂里克说:“要想让日本的通胀率降下来,就不得不大幅放缓需求,但这是很棘手的事,因为相对于其他经济体,该国的需求已经有点疲软。”
专家们发现了工资停滞不前的原因,以及不断老龄化和减少的人口对需求的有害影响。
报道称,不过,最主要的因素或许是公众越来越习惯于稳定的价格。生产者价格过去一年里上涨了近10%。但与美国企业不同,日本企业一直不愿将这些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报道指出,日本目前的通胀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强势美元和影响进口的供应问题——这是日本以外的因素,因此也是日本央行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
报道介绍,日本央行2013年开始实行目前的货币宽松政策,当时的首相安倍晋三承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刺激停滞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日本长期利用超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令其经济对加息可能带来的损失尤其难以承受。
报道称,加息还可能使日本更加难以偿还其巨额债务。2021年,日本的债务几乎达到其年度经济产出的260%。
但日元疲软给日本政府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报道称,日元贬值为丰田等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带来了丰厚利润,这些企业的产品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变得更加便宜。
但研究日本货币政策的美国洛约拉马里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吉恩·帕克说,日元疲软拖累了日本家庭和小企业的收入,可能对公众情绪产生破坏性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加息是否会遏阻日元暴跌。其他国家的央行加息对支撑其本国货币对强势美元的汇率的作用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