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地方文化

        盂县泥河村的“图书府”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政府 www.hbysdy.com 2015-06-16 16:22 来源:阳泉新闻网 放大 正常 缩小

                 盂县泥河村李氏家族在清代乾隆后期,由单纯务农走向儒学之路,于是修筑家族宅院时,修了一座藏书的“图书府”。由于时代久远,如今“图书府”的风貌被历史封尘,不再显现。幸运的是,2001年,族人在三宅红头沟院落的废墟中挖掘出一块长1.22米、宽0.52米、厚0.34米的“图书府”石刻遗匾。自此,李氏宗亲又拾回了流失的传统文化碎片,这是一笔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家族文化存在的空间符号。一栋栋老房子诉说着多少先人鲜活的读书故事,一块块石刻记载了多少历史文化传承的业绩,二百年前的一块石刻遗匾,翻开了一个家族封尘的文化历史。
          据考证,李氏族人从明万历四年(1576)由盂县城迁居泥河村,到乾隆末年,历经二百多年的奋斗,家道兴起,人丁繁衍兴旺,开始谋划兴建宅院。十世祖李文秀在嘉庆五年中举,是李家第一个举人。他崇尚教育,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培养。李文秀有一子名李烈。李烈有四子:长子顺成,次子汝成,三子溪成,四子章成。李文秀与李烈父子为子孙修建院落时,除了考虑后代的繁育外,还考虑修一处学习、藏书、读书的学院。李文秀在弟兄中排行老三,修建的院落遂定名为三宅。建三宅要建四座院落,即老院、二院、三院和红头沟院。老院、二院、三院在泥河村大街正中一字排开,每座院由前院、中院、后院和偏院组成,临街前面为九至十三间砖木两层南楼,后院正房九至十三间两层高楼。至于红头沟院,是建在老院、二院、三院北端楼后,坐东朝西向。有意思的是,弟兄四个分住的院落,不是按大小顺序而居。老院是顺成住,老院过来叫三院,是老四章成住,三院过去是二院,是老二汝成住,红头沟院不叫四院,就叫红头沟院,是老三溪成住。现在我们理解当时对“四”字讳莫如深,不但忌讳叫“四”字,而且把四弟放在中心,老大、老二、老三保护起来,先辈的用心可见一斑。
          “图书府”建在什么地方?李文秀与李烈也是颇费了一番思量。老院、二院、三院坐落在村子中心区,热闹非凡,不适宜读书学习。红头沟院远离人群,大门前是一片树林,而且有角门连接老院、二院、三院,适合寄兴于所好,陶冶性情。在此读书可以忘记红尘的扰攘烦嚣,于是就把“图书府”建在了红头沟院的中间院,正五间房作为藏书阅读室和老师讲解的课堂。李文秀是晋阳书院知名士,任学篆董,是晋阳书院的书法家。自家建造图书府,题写匾名,自然非他莫属,于是写了“图书府”三个大字,请石刻工阳刻出来,镶嵌在“图书府”大门右侧的砖墙上,见证了李家几代人的读书和事业道路。
          据传李文秀、李烈率先把家藏的书藏到“图书府”,同时又购买了新书,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章程。道光二十三年(1843)修写族谱时,距建起“图书府”已约半个世纪,从族谱中可看到,先君子所定的辈分世系中,对崇尚儒学已有高度自觉。所定世系辈分即“延龄宜定命,圣乃我之师。至孝传家本,图书行所资”,可看出先君子已把读书学习作为李家的行为准则,彰显出“图书府”的功能已经渗透到李氏祖辈的血液生命中了。
           后人粗略估计,李氏家族近二百年间共藏书十万余册,在“图书府”藏书近一半左右。清末民初十四世祖李华龄以五千银元购得《四库全书》一套。《四库全书》全书有6100函,3万6千多册,需要300平方米的大库房。先祖按原函原架排列,装得满满当当。笔者对清朝版《四库全书》没见过,见过现代版的《四库全书》,在县图书馆也要占近百平方米的书房。尽管李氏家族的全部藏书,毁于1947年,但二百年的“图书府”对家族文风的熏陶、对李氏后人文化的滋养和文风的浸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过去的名门望族人家,辟出一间或几间房子用作藏书是普遍现象。但要盖一座院子,刻上石匾镶嵌墙上叫“图书府”,在北方实属罕见。盂县是“进士之乡”,平定是“文献名邦”,也没发现第二家“图书府”,家族藏《四库全书》到目前仅发现此一家。
          李文秀、李烈父子,既是建“图书府”的首创者,又是身体力行读书的领头人。在道光二十三年谱中,记载着两位老人“嗜书如命,终身不懈”的行为。谱中称文秀“以成均报满,注教职敕修职郎,历任荣和、太谷,兴县教谕,保德州学正。中式嘉庆庚,申科第八名举人知县。至性诚笃、孝友克敦。嗜读书至志老不懈,七经皆手抄成帖。晋阳书院,誉冠群英。一时深契合者皆知名士,任学篆董率诸生,惟以立品敦节为先。旋里后奖励后进。尤谆谆不倦邑中学者,仰其风徽无不奉为典型。”而李烈,谱中亦记:“附贡生,性简朴,衣履不事华饰。读书机敏,入庠后因多病遂无功名志。二十年不少倦好劝人善。刻印文帝书,钞感应篇,注释数百部,施予亲友,以广甚意。族中子弟贫不能读书者,设学以教之。”
          据传李文秀、李烈父子常在“图书府”讲经助学,其“七经手帖”等,是子孙们的必读本。“图书府”后来不仅是李氏族人学习读书的主要场所,同时也为贫寒子弟读书大开方便之门。因此,李氏族人受“图书府”之惠,以读书知觉为先,游黉宫者累累不绝。
          古人称学校的门叫黉门,代指学校。顾名思义,读书入仕者多。以李顺成为例,盂县光绪七年版志书上记:“李顺成字伯贞,泥河村人。道光戌子(1828)科举第七名举人。读书以知觉为先。游学京师,与时贤士大夫相观摩,识量益广。家素封而自封恒约。至培植子弟则不惜繁费,居常谆请名儒为之师表。已亦相舆上下其议论熏陶既久,掇科第逰黉宫者累累不绝也。又于里中建义塾,俾家子皆得沐浴,于读书修馔之奉身自任之其。家庭之际子侄辈彬彬承欢。”
          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李顺成是一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决心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志坚定的人。其培养后代有高度的自觉,首先舍得投入。家中虽富有,却不图享受,坐享其成,而是严以律己,克勤克俭,出钱厚请名儒讲学。这时,李家教育子女读书已经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了,而是开眼看世界。李顺成深悉开放交流、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从家族一城一地里走出来,游学京师,与当时的贤士大夫互相探究学问。顺成老人兄弟四个,父亲去世后,由他统领家人。中举后,他把两个弟弟分别培养成附贡生、秀才。李顺成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个中举,一个孙子也中举。两个侄子幼聪敏善,读书颖悟,一目十行,尤善作文。顺成偕同溪成、章成一道,因材施教,厚请多名贤士,整天泡在“图书府”内,手不离书、口不离经。上辈老人口传,李顺成领着儿孙们,多次游学省府京师。李延访,同治九年(1870)庚于科举,光绪二年(1876)中进士,署陕西肤施县知县七品。李延撰,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正六品。泥河李氏祠堂写着:六科九举两进士,一门五县六教官。此外太学生监生26名,贡生32名,庠生28名,可谓人才济济,硕果累累。
              有资料记载,盂县进士共161名,居全省榜首,但大多是三甲,二甲仅有六人,李家就有一人。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重教兴学的文脉,深深地扎根于李氏家族的沃土中,流淌在血液中。读书成为每一个人躬行实践的行动。尽管一族一家的文风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区区一星,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滴水可以汇成大海,根根苗苗可滋养繁枝,成长为万千森林。为了重振家乡文脉雄风,我于2010年8月18日将家中藏书3000册,捐给家乡,重建“图书府”。■李宿定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