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去年,我市多部门聚焦市场主体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加强政策创设,加大服务力度,多维度促进市场主体倍增质升。2022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万户,同比增长近170%。
企业兴则经济兴,市场活则经济活。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持续稳定扩大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工程全力推进,打出平台建设、便利服务、金融帮扶、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组合拳”,让更多市场主体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到2022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3万户,同比增长逾32%。
市场主体倍增离不开相关政策的精准制定和严格落实。比照山西省“1+1+8+1”政策体系,市发改委提出打造“十大平台”——农业、制造业、文旅、物流、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城市烟火气集聚区、乡村e镇、数字经济、特色专业镇,全力构建市场主体倍增的集聚载体。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如何创优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倍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在更大范围实行项目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切实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流程。同时,在放宽市场准入上持续发力,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金融“活水”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围绕困扰市场主体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化担保增信服务,创优金融服务,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升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运转率。在减税降费方面,市税务局落实减税、退税、缓税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行“一窗通办”“一厅通办”“一网通办”等简约式办税缴费服务,精准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
此外,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我市严格督查考核,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台账式清单化管理,加强综合绩效考核,持续压实责任、打通堵点,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推动市场主体倍增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今年,我市提出明确目标——全力做好市场主体倍增和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全市市场主体净增2.5万户以上,增速达19%以上。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加强政策创设,打造十大平台,力促市场主体倍增。
下一步,我市将在继续抓好链长制、促进专业镇发展的同时,重点打造乡村e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旅康养集聚区、高水平“双创”平台这4类平台;继续加大面向市场主体的政策供给,增强市场主体生存能力和发展信心;坚持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发展成效作为第一评价,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抓住山西中部城市群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完善要素市场制度,突出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严格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新23条”等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让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推动我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张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