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文化赋能“点亮”古村——来自巨城镇移穰村的报道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政府 www.hbysdy.com 2023-02-05 06:08 来源:阳泉日报 放大 正常 缩小

         

        村里的小游园 

          春节、元宵节期间,是平定县巨城镇移穰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春节前村里挂起红灯笼,年味就有了;到了农历正月十三,村里就更热闹了——街巷上家户门前挂起了染花纸,舞龙灯的人们也忙了起来。在“咚咚锵”的鼓点声、欢乐的喝彩中,村民举着龙灯变换阵法行进在古村移穰的街巷上,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别样韵味。

          说起移穰村的历史,从小出生在这里的党支部副书记邵文兰很有发言权。他不仅担任村干部的时间较长,而且还参与组织编撰《移穰村志》。问起村里的历史,他总会端出一本村志,结合图片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起来,脸上满是骄傲。

          移穰村的历史值得村民骄傲。移穰村历史久远,村里留存着摩崖石刻、北魏石窟、古碑碣,古建筑居多,是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移穰村曾出现过不少有影响的大户人家及历史人物,为后人留下众多传说典故与精美雕刻工艺。始创于清代的龙灯舞、染花纸200多年传承经久不衰,分别被列入省级和市级非遗名录。

          为更好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近年来移穰村积极争取资金政策,建起了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乡村文化记忆馆。乡村文化记忆馆一层为文体馆、图书室和培训室,二层分为农耕文明、文化艺术、非遗项目、村情村貌4个展室,以图文、史料、器物等形式展示着移穰村的历史人文美、古风古韵美、特色田园美,成为“浓缩版”的移穰文化资料库。“乡村文化记忆馆是移穰村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它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文化动力。大家通过参观馆内陈列的物件,可以增加对我们村文化的认同感,记住乡愁。”邵文兰说,“我们的目标是,用好传统建筑和民风民俗资源,坚持挖掘、保护、传承并重,因地制宜保护、传承、弘扬文化内容,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内涵,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资源。”

          “古建筑绝对是宝,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对于历史文化村落来说,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利用是第二位的。”移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玉庆说,“我们要在保护好古建民居的同时,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平定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的‘东风’,抓住全镇大力发展板块化特色经济的机遇,通过打造文物古建型、文化遗产型、红色文化型多种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扎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合理地传承、保护和挖掘,让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也让移穰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020年,移穰村成功入选山西省第二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里利用古建遗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让更多人发现古村之美。2022年,村里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特色文化游迈出了一大步。“这几年夏秋季,每逢周末、节假日,就有不少游客来村里游玩。我们种的蔬菜、水果、杂粮都能卖掉。尤其到了秋季,来村里游玩的游客就会把村民种植的红薯买走。现在,咱的农产品不愁卖。”村民王鲜兰说。

          随着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的人气旺了,村民办起了农家乐,红薯种植加工产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022年,移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184元。

          李玉庆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奋力打造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让文化为古村赋能,促进乡村产业更兴旺、文化更丰富,让大伙儿生活得越来越好。”

          发展旅游,环境改善必不可少。移穰村中有一条主街,地坑院、李家祠堂等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就在这条街上。主街全长约300米,土黄色砖块铺筑的地面平整干净。近年来,村里对主街进行了环境整治,清理了沿街居民堆放的杂物,修补街边破损的煤池。去年,村里投资200余万元对3.5公里入村道路进行了维修升级,铺筑了沥青路面。

          “为了将旅游、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好,今年我们计划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村民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红薯苗等。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到村里来的游客买到新鲜蔬菜,感受农家田园趣味,还能让村民的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邵文兰说。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环境变美了,产业变多了,大伙儿的收入多了,日子越过越好了。”今年71岁的村民李辉善说,“在村里住,福利好,村民喝纯净水都是免费的。村里建起了纯净水厂,购进了全自动大型净水设备。我每天负责操作设备,一年能挣4000来块,我挺满足。”。(任继萍 李旭榕)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