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这八个字很好地概括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那就是: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同时,千百年来,水旱灾害也一直多发频发,成为我国人民共同面对的生存大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的指引下,建成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加强新老水问题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淮河出山店水库、江西峡江水利枢纽等。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等部门持续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和供水灌溉的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需求、有条件、有基础
今年3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加强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会议指出,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今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
“这些工程加上其他水利项目,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表示,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目前水利仍然存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足、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任务重、水利基础设施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水利工程具有较好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在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拉动有效投资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需求、有条件、有基础。”
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将更进一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再开工建设一批已经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重大水利项目,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促进充分发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有三大举措。吴晓介绍,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二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三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
项目前期工作是影响项目开工建设和投资效益发挥的关键环节。吴晓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沟通协调,按照项目审批权限,加快项目审批的进度。有关地方要统筹把握规划或者方案的进度、年度建设任务、地方财力与中央投资支持等因素,科学安排项目的实施次序,扎实推动项目论证,做好前置要件办理等各项工作,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中央投资一经下达即可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从而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
另外,在保证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合理支出强度的基础上,将持续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给予倾斜,重点保障跨流域跨行政区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防洪减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吴晓强调,对于其他水利项目,有关地方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将水利工程作为政府投资的优先方向,合理确定年度投资规模,并加强跨年投资能力的平衡。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对扩大水利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并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作水利工程项目资本金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吴晓也表示,与其他基础设施领域相比,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社会资本参与显得不足。因此,需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水利市场化改革潜力和空间。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工程将成为投资重点
关于今年8000亿元水利投资的投向问题,魏山忠表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中,有一大批重大引调水工程。这里面许多项目都经过了长期论证,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地方建设的意愿也比较强烈,需要加快推进。
魏山忠强调,今年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年内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另外,今年也将加快推进开工建设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尽早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具体而言,今年有四个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 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今年将开工长江芜湖河段整治、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大江大河大湖宣泄洪水能力。推进湖北洪湖东分块蓄洪区、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等建设,提高江河蓄滞洪水能力。同时,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二是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快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在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的同时,建设贵州花滩子、西藏帕孜等重点水源工程,提高流域区域供水安全的保障能力。在乡村振兴方面,在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以及脱贫地区,开工一批中小型水库,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在农村供水方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及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快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推进永定河、潮白河、西辽河、木兰溪等一批河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持续推进华北等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实施好淤地坝、拦沙工程等建设,加大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四是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智慧水利的核心和关键。”张祥伟说,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将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提升水利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测、调度、管理水平,实现水安全风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