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发展和改革局、阳泉高新区发展统计部: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已经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7月12日
(此文主动公开)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市城乡深度融合,根据《山西省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和《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2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水平和质量。
(一)建立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新机制。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放管服”改革,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动力。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山西省户籍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推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畅通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全面落实“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进一步提升户籍管理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调用等方式实现对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予以确认,逐步取消纸质材料,最大限度实现便民利民。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户籍业务线上约、网上办,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通过智创、文创、农创,打造“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产品,带动更多农民学技术、闯市场、创品牌。(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有关部门等负责。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有关部门落实,不再列出)
(二)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加快推进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以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方式入学就读。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流入地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县域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推动企业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引导灵活就业农民工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异地就医跨地区直接结算扩面,实现每县开通至少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费用跨地区直接结算。有序推行电子居住证。(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负责)
(三)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通过开展多样化招聘,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力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就业。推动城乡劳动者有序双向流动,鼓励城镇优秀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支持有创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持续改善进城务工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确保农民工就业权益得到保障。深化城乡就业一体化建设,确保2022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持续增长、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总量稳中有升。统筹发挥企业、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作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程,结合就业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实践技能。对拟在家务农的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实操水平;对有培训意愿且未实现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开展全员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在实施普惠性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力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50人,完成高素质农民技能评价颁证人数520人以上。(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负责)
(四)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落户较多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补助机制,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坚决整治各类工资拖欠行为。(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二、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
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我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完善县城品质服务功能,推动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五)建强山西中部城市群东翼。紧抓山西中部城市群这一重大发展机遇,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主动与“四市两区”及京津冀地区对接,探索开展区域间高效合作、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等工作。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能源结构优化、产业互补互促、创新资源集聚,在融入一体化格局中力争先发、抢抓先机。(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能源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负责)
(六)强化县城重要载体作用。坚持强集聚、优服务、促融合,积极推动县域城镇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形成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加强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筹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县城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和银行信贷等资金支持符合条件项目。依托开发区、产业园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集聚、生态移民等措施,引导县域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快推进平定、盂县国家卫生县创建。(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等负责)
(七)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关于印发〈全市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优化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加快聚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等综合功能,建设一批先进要素集聚、产业人文融合、富有发展活力的精品特色小镇。推行清单式管理和创建制培育,加强激励引导和典型引路,强化底线约束和规范纠偏,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新的载体支撑。加快建设梁家寨康养小镇、娘子关泉上文旅小镇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文旅融合活力载体。(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旅局等负责)
三、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打造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提升功能,补齐短板,创优环境, 彰显特色,高品质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
(八)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以精致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加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完成平阳街、广阳路两侧用地修详规层面的城市设计,启动西南环两侧用地修详规层面的城市设计。实施142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9公里雨污分流改造任务,有序推进新建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和桃河中水管网建设工程,建设西上庄市政综合管网。加快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实施化义路南延等一批市政道路项目,畅通城市路网,缓解交通拥堵。打造城市“烟火气”,加快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中心医院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县城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步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九)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需求为导向,合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比例,单列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主要安排在产业园区及周边、交通站点附近、城市重点建设片区等区域。因地制宜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保持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入住率90%以上。开展郊区宜居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因地制宜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建设现代宜居农房。强化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4户。(市住建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等负责)
(十)改善城市公共设施。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统筹设立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托育点、养老服务站、体育健身设施、微型消防站维修点、食堂和公共阅读空间,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发展社区商业,建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完善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充电桩,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持续巩固创卫成果,加大城市绿地、小微绿地、绿道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口袋公园项目开展,新建公园游园3个、改建公园游园5个。完成5-10个百姓健身房(场)建设,更新、添置全民健身路径60套。(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能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十一)加快老化管道改造。全面推进燃气等城市老化管道更新改造,重点改造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燃气、供水、供热等老化管道及设施。结合我市开发强度和重要节点,在有条件的县(区)科学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开展电网升级改造,推动必要的路面电网及通信网架空线入地。完成30年以上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整治压占燃气管网违章行为,提升燃气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营水平,督促管道燃气企业加快智慧燃气管理系统的建设完善。(市城市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等负责)
(十二)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推动排水管网排查、疏浚、修复、建档工作,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和改造排水管网及泵站修复功能失效设施。建设排涝通道,整治河道、湖塘、排洪沟和道路边沟,确保与管网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通过发挥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对雨水的吸纳作用,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加强洪水监测预报和调度预演能力建设,加大重点山洪沟防治力度,强化病险水库、水闸和河堤除险加固,改造提升城市河道、堤防等防洪设施,全面提升我市应对洪涝灾害能力。(市城市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等负责)
(十三)增加抵御冲击能力。系统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健全灾害监测体系,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建立健全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完善传染病定点医院救治设施和救治能力提升,提高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我市抗震、防洪、防疫、消防、防范地质灾害等应急指挥体系,开展重要建筑抗震鉴定及加固改造,加强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房屋建筑、城市桥梁、隧道等工程运行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大型桥梁隧道、城市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继续实施农房抗震改造试点,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房抗震改造方式,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房抗震安全水平。(市应急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等负责)
(十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成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健全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加快推进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确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持续稳定运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移建工程年内建成,市餐厨垃圾和有机废物综合处理项目年内开工。实施老窑水污染治理和废弃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工程,打造地下水治理修复全国典型。推进平定、盂县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统筹“两河四山一泉域”生态修复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3000亩。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以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化林修复为重点,年内新增荒山造林6万亩。实施石太高铁沿线(盂县段)山体破坏生态修复、企业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态要素综合开发等一批重点工程,初步构建山西“东大门”生态廊道。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社区建设。进一步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70%。(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十五)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加强革命文物、红色遗址和文化遗产保护。禁止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古树名木,加强风景名胜区内建设项目管理。开展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体系,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利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积极推广群众喜爱的健康的民俗活动。(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负责)
(十六)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5G基站建设布局,实现乡镇以上5G网络连续覆盖,2022年全市5G基站累计建成2000个。2022年在矿山、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不少于10个。启动“城市大脑”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投用,实现政务协同一体化平台、一网共治、智慧应急、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应用上线运行。ETC智慧停车城市试点完成主要街道公共停车位的基础改造、启动交通运行监测调度指挥中心(TOCC)建设运营。依托阳泉高新区全面推进车城网-车路智行新生态项目,2022年无人驾驶公交车、出租车、售卖车实现商务运营,双向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自动驾驶测试样板城市。(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应急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高新区等负责)
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七)加强城市空间治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地位,加快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152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强化底线管控,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内严格依法依规实施强制性保护。强化“多规合一”,加快形成“中心集聚、城乡一体”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负责)
(十八)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强化和巩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五治融合”社区治理新体系,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严守“不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底线要求,紧盯“五类风险”,全面开展“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工作,确保将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在市域之内。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广泛开展议事协商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协商能力。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行全科网格、智慧社区。2022年底前,按照“五有”标准,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100%全覆盖。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和农村党组织“五诺”活动,破解群众关切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综合能力。全面完成郊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县区创建,抓好郊区固庄、盂县泥河等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不断探索具有阳泉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民政局等负责)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
(十九)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通过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市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5%以上。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点。建设改造6所公办幼儿园、18所寄宿制学校。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实施“全面改薄”,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工程,开展以联盟制、集团化、联合体为主要形式的办学模式改革,逐步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目标。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城乡间共享,推行医疗联合体、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等模式。持续深化医改,推进三医联动,积极推进5G+远程医疗试点。结合行政村合并进一步优化村卫生室设置,确保达到“四有”保障标准。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等负责)
(二十)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聚焦打造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重要定位,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步伐,推进2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构建城乡交通网络,实施好国道239、338等公路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国道307、207绕城改线工程竣工通车。完成243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推动县乡村(户)道路联通,促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农贸市场网络,建设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和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实施2万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项目。全面加强农村住房、道路、饮水、取暖、供气、电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公路分局、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能源局、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等负责)
(二十一)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全面开展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乡村整体面貌。再启动3个示范片,20个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年内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万个以上。系统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加快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向自然村延伸,年底覆盖自然村比例达到92%。积极在农村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年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村庄数量达到180个。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城郊村、城边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年底实现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村庄数量达到110个,覆盖比例进一步提高。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推进平定张庄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开工3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二)创建城乡文化繁荣新气象。以市级“五馆一院”、县级“三馆一院”建设为重点,加快矿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步伐。深入开展“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免费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550场以上,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注重培育城乡文明风尚,以乡风民风建设、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具有阳泉特色的文明社区和文明村等特色示范典型。深入推进文明家庭创建,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气候”,以家庭文明建设新成效支撑起社会文明新风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文明、健康、勤俭的良好生活方式,打造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美丽家园。(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文明办等负责)
(二十三)促进农业“特”“优”发展。坚决扛起稳粮保供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5.8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2.4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4.6亿斤以上。新建日光温室500亩以上,新改扩建10个规模养殖场,持续提升肉蛋菜果等农产品生产保障能力。做精做强特优现代农业,着力抓龙头、建项目、创品牌,建设八大农业产业集聚区。强化科技赋能,整体谋划富硒产业发展,筹建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硒产业研究院,加快形成富硒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经营、流通、品牌体系,抓好10个富硒产品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启动建设我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整体推进全市党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建立乡村数字治理“村村享”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智慧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2-3个全产业链智慧农业品牌。实施农业项目建设带动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打造盂县奕丰、郊区千亩坪、平定鹊山等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平定岔口、郊区西南舁等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全年完成农业项目投资20亿元以上。实施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5个,家庭农场50个,十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三生”共融。依托太行山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等交通干线,串联我市山水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历史遗迹,做好“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化”文章,打造田园观光、民俗体验、避暑养生、温泉度假等文旅康养体验产品。做活乡村服务业,构建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批发零售、商贸服务、物流配送、环境维护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的冷链物流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文旅局、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结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成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所有权、保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实现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年底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调查工作完成80%。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围绕城市发展、项目建设、园区开发、生产生活等所衍生的各类需求,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力争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个以上。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聚焦小农户和解决关键薄弱环节,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向果业、蔬菜等经济作物拓展,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作业环节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延伸,全年力争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加快改革创新,强化金融支持三农政策。市县财政要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预算优先保障区域,重点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确保财政投入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绿色消费等新兴业态的信贷支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办等负责)
(二十六)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动态监测,对重点人群确保及早发现、应纳尽纳,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动态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就业和产业扶持,加大对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提升带动帮扶能力。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不断拓展提升脱贫劳动力内生发展动力,大力实施技能提升工程,深入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稳定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不断提升重点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从就业需求、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完善重点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抓住“驻村工作队和农村基层组织”两支力量,帮助基层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年底全市参与利益联结机制农户覆盖率要达到45%以上。加强对先行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帮扶三类县分类指导,推动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倾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六、组织实施
(二十七)强化部门协调。依托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有关部门要对照分工逐项细化制定具体措施,组织调动本系统力量扎实推进。
(二十八)压实地方责任。各县(区)发展改革局要牵头会同县区有关部门,做好组织调度和任务分解,加大资金和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政策性信贷产品和特惠政策。县(区)政府要切实推动任务落实、政策落地、项目见效,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二十九)狠抓工作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将全程跟踪问效,定期对账督办。有关部门向市发展改革委月度报送工作进展情况,7月底、12月底分别报送半年、全年工作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