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阳政办发〔2020〕67号)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全市公安系统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着力解决公开随意性大、公开内容质量不高、解读回应不到位、办事服务不透明等问题,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公安政务信息,提高公安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公安工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服务作用,突出标准引领、需求导向、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公安系统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实现工作效率提高、公开标准提升、政策解读提质、回应关切提速、监督考核提效、政务服务提品位,为全市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二、组织领导
市公安局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靳润喜担任,副组长由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成员包括各县(区)公安(分)局局长,市局办公室、宣传、行政审批、派指、人训、警保、法制、交警、出入境管理、考核办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主动公开流程
1.抓好文件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文件起草单位或部门应明确拟发文件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属性,认真填写《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公安局拟发文件属性管理意见表》,随公文一并报批。对拟定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政策性文件,要依法依规说明理由,于报批前送相应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备案。无明确公开属性建议或未说明不主动公开依据和理由的,不予发文。
要逐步扩大主动公开范围,防止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属性的滥用。确需不予公开的,视情转为涉密文件处理。存在既不确定密级也不确定公开属性现象的,发现一起通报一起。
应受理的公开申请涉及未确定公开属性的历史文件时,应由起草单位向受理公开申请的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出具公函,确定公开属性并说明理由。已经依法移交档案馆的,可以告知申请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规定办理。
市公安局和各分县局应当建立健全文件属性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对属性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文件进行复核,对因情势变化或依申请公开的人数和频次达到一定范围的文件,由发文机关或起草单位提出建议,属性可以由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转为主动公开。
2.明确网站法定栏目和内容。市公安局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版块下,要设置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制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和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栏目,且保证位置醒目、分类合理、链接有效、跳转迅速、搜索快捷、查找方便。各栏目应根据情势变化和栏目更新情况,定期动态调整。鼓励结合工作实践,创新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分类标准,提升公开质量。
(二)完善依申请公开流程
要加强内部流程机制建设,按照登记、受理、补正、征求意见、提出办理意见、作出决定、报批、送达等流程顺序,规范依申请公开流程。要做好风险控制,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期限、答复类型、答复方式等各项规定,做到程序合法、处置合理、答复规范、措辞得当,最大限度为申请人提供相关政府信息,切实保障申请人权利,维护公安机关公信力。
(三)加强政策性文件的解读工作
1.明确解读主体。政策性文件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文件解读的第一责任人。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起草部门要做好政策性文件解读工作。政策性文件的解读方案或解读材料,应与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经起草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相应政务公开机构进行网上发布。非政策性文件不需解读的,要在文件报审时予以说明。
2.优化解读内容和形式。解读材料的内容主要包括文件出台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具体举措、适用对象,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解释、新旧政策差异、解读机关等。以文字形式进行解读的,应当采用案例、数据、问答等方式,形象通俗、平实易懂。鼓励采用图片、图表、图解、动漫、音频、视频等多样化方式解读,增强政策解读的可视性、可感性和传播力、影响力。公安机关多样化方式解读量2020年不得少于70%,自2021年起不得少于90%。
3.拓宽解读发布渠道。市公安局互联网门户网站是政策性文件和解读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网站应当设立政策文件解读专栏,汇总发布解读信息;要在政策文件链接后增加“解读”跳转链接,方便公众随时查看。要统筹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站、新兴媒体等渠道发布政策文件解读信息,扩大解读信息的受众面。2020年起,在网站做好政策解读的同时,在其他渠道发布的政策解读量不得少于50%。
(四)认真做好政务舆情回应
1.明确政务舆情回应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权统一的原则,对不同舆情回应的责任主体进行划分,明确组织协调关系。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要会同宣传等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商,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一致,办公室、宣传等部门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必要时可确定牵头部门。
2.建立完善政务舆情回应机制。要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意识,建立完善政务舆情收集、研判、预警、回应机制,严格落实回应责任,避免出现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现象。涉警舆情必须做到反应迅速、回应准确、发声权威、处置得当。市局宣传处作为政务舆情协调主责部门,要切实发挥好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协同处置的职能作用。
3.优化政务舆情回应方式。要主动适应公众参与需求不断提高的新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各类政务舆情加强研判,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进行回应。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做到表达准确、亲切自然,避免自说自话。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新兴媒体的互动功能,提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扩大回应信息的传播范围。
四、监督与保障
(一)提升思想站位。各警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部门主动抓,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警种、各部门要严格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强化工作职责,配齐专职人员。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把条例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依法依规公开意识。
(三)加强监督检查。要积极履职尽责,加强对本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落实工作的督促指导和跟踪评估。市局将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报告不及时、整改不彻底等懒政怠政行为予以督促整改或通报批评,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