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委组织部,各县(区)民政局、财政局、社区治理主管部门:
现将《关于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此页无正文)
2019年11月25日
关于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市委《全面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阳发〔2018〕39号)要求,现就推进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目标要求。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治理科学化水平,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和扩大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提供基层力量支撑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科学薪酬体系,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提供人才保障。
三、主要目标
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保障机制为目标,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到2020年,社区工作者选任聘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工作制度更加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基本构建;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工作队伍,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达到80%以上;社区工作者专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全市30%以上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职业发展渠道更为畅通,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社区工作者职责定位
1.找准职业定位。本实施意见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是指经依法选任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城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站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2.明确工作职责。专职社区工作者主要承担以下职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居民遵纪守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开展基层自治、推进社区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执行社区党组织、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依法依规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监督活动,推进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开展社区协商;做好走访社区居民工作,深入了解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社区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依法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事务;推动驻区单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开展区域性共建活动;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严格社区工作者选聘机制
1.合理人员配置。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社区规模、人口数量、工作强度、管理幅度等因素科学核定社区工作者职数。原则上每个社区总职数为5-9人,按照每300-500户设1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配备,社区困难人群、暂住人口等特殊人群数量较多、日常工作强度较大的社区,可增加社区工作者1-2人,具体数额由各县(区)统筹掌握。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应当交叉任职。
2.明确任用渠道。本《意见》印发前,通过选任等方式已经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人员,采取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过渡,符合条件的办理聘用手续。新进社区工作者采取公开招聘、选任方式配备,各县(区)应统一规范社区工作者选聘程序和资格条件。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由各县(区)民政部门(社区治理主管部门)会同组织、人社等部门按照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核、公示、聘用等程序组织实施。对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等级证书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依法选举社区“两委”成员,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应在选举前严把人选标准和资格条件,产生人选符合聘用条件的,经集体研究后报县(区)组织、民政部门同意,与街道(乡镇)办理相关手续,任期内享受社区工作者待遇。
3.严格选聘标准。注重从源头上提高专职社区工作者的选聘质量,选聘对象要求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注重选聘社会工作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和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从退役军人中择优选聘一批肯吃苦、会服务、善做群众工作的人员到社区工作。选聘工作要充分考虑属地性,力争本街道(乡镇)居民占所辖社区工作者总数80%以上。
4.推行聘用制度。社区工作者实行聘用制管理,选举当选的、公开招聘的要与街道(乡镇)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范畴,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社区工作者聘期为一个届期一聘。着眼职业化专业化,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40周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没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需在一个聘期内取得,按期没有取得的,下一聘期不得继续聘用。
5.建立后备人才库。各县(区)可推行社区工作者“后备人才库”管理制度。将参加公开招聘考试并进入面试阶段的人员,按照成绩高低依次纳入“后备人才库”进行登记管理。届期内社区工作者出现空缺,从“后备人才库”中依次递补。
(三)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
1.构建薪酬体系。建立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职业津贴三部分构成的社区工作者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实行“三岗十一级”。“三岗”即:正职、副职、一般工作人员三类岗位。“十一级”即:各岗位按照专职社区工作者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设置1-11个等级。社区正职为5-11级,社区副职为3-9级,工作人员为1-7级。绩效工资根据考核情况确定,适当拉开差距,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可提升1级基本工资。职业津贴按照国家助理社工师、社工师、高级社工师每月分别予以100元、200元、500元补助。基本工资和职业津贴按月打卡发放,绩效工资按年度发放。具体实施按照《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社区工作者酬薪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见附件)施行。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情况,定期对社区工作者工资进行调整。
2.保障福利待遇。要落实社区工作者各项福利待遇,所需经费由县(区)财政统筹解决。参照企业职工为社区工作者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根据财力情况发放取暖补贴。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有关规定落实社区工作者带薪年休假制度,工作年限标准按在社区工作岗位时间测算。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落实社区工作者产假制度。专职社区工作者每两年享受一次免费基本健康体检,各街道(乡镇)负责组织实施。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教育
1.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实行分级分层分类培训。市级每年举办社区“两委”主干(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其他社区“两委”成员由县(区)负责培训,新录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必须开展入职培训。所有专职社区工作者每年要轮训一遍,每人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
2.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与高校、专业社工机构等的战略合作,创新培养方式,丰富培养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主题培训,进一步丰富专职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落实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培育,推动现有从事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型。
(五)规范社区工作者考核管理
1.加强日常管理。执行错时工作制,实行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推行“全科社工”制度,普遍建立社区综合服务接待岗,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实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完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责任制,坚持走访居民制度,专职社区工作者50%以上的工作时间要用于走访居民群众。日常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及时”,即居民群众有意见时要及时回访;居民群众有困难时要及时相帮;网格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要及时上报;居民家中有急难事时要及时到达;专职社区工作者对所负责网格发生急、难、险、灾等重大事件时,应当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置。
2.严格考核制度。专职社区工作者的管理考核由各县(区)民政部门(社区治理主管部门)牵头负责,街道(乡镇)直接实施。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居民满意”原则,实行群众评议与组织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以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情况为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续聘、解聘、奖惩和调整岗位的依据。
3.规范挂职锻炼。专职社区工作者挂职锻炼坚持统筹管理原则,各部门(单位)和街道(乡镇)一般不得借用专职社区工作者。对于确因人才队伍培养计划或因重大工作任务等需要进行挂职锻炼的,每年挂职锻炼人数,以街道(乡镇)为单位严格控制在实际专职社区工作者总人数的5%以内,并须经县(区)民政部门(社区治理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专职社区工作者届期内挂职锻炼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且每人挂职次数累计不得超过2次,期满后原则上返回原社区工作。
4.建立退出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即: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的社区“两委”成员;依法被罢免或解除所担任的社区“两委”职务者;年度考核中,居民群众满意率在60%以下的;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失职,对居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其他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规定应该退出的情形。
(六)畅通社区工作者发展渠道
1.培养优秀主干。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大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根据“分批认定、逐步纳入”的原则,对社区工作时间长、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满一定年限,且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根据一定资格条件,按照相关程序,纳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具体由各县(区)组织部、民政局、人社局组织实施。
2.体现组织关爱。建立特殊荣誉津贴制度,对在社区连续工作满20年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特殊荣誉津贴,所需经费由各县(区)财政予以保障。要注重关心关爱退职老居干(社区改制前在居委会工作10年以上的居委会主干),将退职老居干生活补贴列入各县(区)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补贴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支持保障。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制定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办法,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和社区承担的工作职责,各级财政全力保障社区经费,平定县、盂县、郊区要加大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保持与城区、矿区社区工作者同等待遇。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工作指导、政策支持和监督检查。
(二)注重减负增效。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及准入制度,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对确需社区协助的工作事项,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应当为其提供经费和必要工作条件。对清单外的其他事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社会组织等承担。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和选树社区工作人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展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风采和良好形象,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爱护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制度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和职业荣誉感。
各县(区)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配套社区工作者选聘办法、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办法、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等具体实施细则。
附件: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实施办法
附件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实施办法
为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我市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实施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社区工作者是指经依法选任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在本市城市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由财政承担全部经费保障的全日制工作人员。
二、岗位等级
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按照岗位与等级分为三岗十一级。
岗位:根据社区承担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事务,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分为社区正职、社区副职和工作人员。其中:社区正职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副职包括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工作人员为其他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的一般社区工作者。以上人员均属于管理岗位。
等级:各岗位按照社区工作者在本地社区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设置相应等级。社区正职为5-11级,社区副职为3-9级,工作人员为1-7级。
三、薪酬结构
按照社区工作者平均待遇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社区工作者实行统一的薪酬体系,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职业津贴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工资:根据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和本人所对应的岗位等级确定(岗位等级及对应的基本工资系数见附表)。具体测算公式为: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本人岗位等级对应的系数×0.8=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按月发放,约为年收入的80%。随着岗位变动、工作年限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基本工资相应增加。新聘用的社区工作者,试用期间,基本工资按拟聘用等级的80%发放。
(二)绩效工资:一般为年收入的20%,按年发放。在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差距。绩效考核由所在街道(乡镇)统一组织,具体办法由各县(区)自行制定。绩效考核结果要登记备案,并报各县(区)民政局(社区主管部门)。
(三)职业津贴:对获得国家初级、中级、高级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500元的职业津贴,按月发放。
四、变动办法
(一)按工作年限调整。在年度考核为优秀或合格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年限达到上一等级规定年限的,可以从次年1月份起提升1级工资;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年度不能计算为晋升等级的年限。
(二)按岗位变动调整。社区工作者岗位变动的,从岗位变动的次月起,按工作年限套入相应的工资等级。
(三)按接受教育程度调整。社区工作者,获得大学本科学历的,基本工资等级认定为2级;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工资等级认定为3级;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工资等级认定为5级。任职期间,通过在职教育获得学历提升的,基本工资未达到相应等级的,可调整到相应等级,若已经达到所获学历相应等级,基本工资等级不调整。
(四)按考核结果调整。社区工作者连续3年考核为优秀的,可提升1级。
按照省委“三基建设”的有关要求,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底按照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倍的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正职的薪酬待遇。从2020年1月1日起,社区工作者按照本实施办法执行“三岗十一级”。城区、矿区和原开发区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项所需经费由市、区各承担50%;“三岗十一级”薪酬体系以外的如职业津贴类项目等,由县区自行承担。《关于提高全市社区“两委”干部岗位报酬的通知》(阳民字〔2018〕10号)文件不再执行。
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和工资系数表 |
||||
岗位等级 |
正职 |
副职 |
其他人员 |
工资系数 |
1级 |
|
|
5年及以下 |
0.94 |
2级 |
|
|
6-10年 |
0.96 |
3级 |
|
5年及以下 |
11-15年 |
0.98 |
4级 |
|
6-10年 |
16-20年 |
1.00 |
5级 |
5年及以下 |
11-15年 |
21-25年 |
1.50 |
6级 |
6-10年 |
16-20年 |
26-30年 |
1.51 |
7级 |
11-15年 |
21-25年 |
31年及以上 |
1.52 |
8级 |
16-20年 |
26-30年 |
|
1.53 |
9级 |
21-25年 |
31年及以上 |
|
1.54 |
10级 |
26-30年 |
|
|
1.55 |
11级 |
31年及以上 |
|
|
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