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我市在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举行综合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以此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这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责任,落实防灾措施,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进入汛期后,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早部署、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加大宣传,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我市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灾害隐患点在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今年全市共排查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09处。每年的6月至9月是我市的汛期,在黄土高原复杂地形的抬升作用下,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高、强度大,很可能引发局部地质灾害,未雨绸缪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我市制定出台了《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7月9日,我市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下达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运转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尤其是进入汛期以来,全市组成了6个督查组,对各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防范于未然。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提供了条件。5月,全市多部门召开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出台《2019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通过电视、12121电话气象讯息台、传真及手机微信、短信等形式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保证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到各县区、各乡镇和街道、自然资源所和隐患点监测人。今年,市级风险预警平台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次。
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是我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举措。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创新形成了“145”工作模式——抓住一个关键环节,即货币补偿;落实四项措施,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科学划定搬迁范围,搞好宣传发动,确保资金到位;实现五个突破,即进村入户签订搬迁协议,深入细致开展稳定工作,依靠群众制定切实可行的搬迁方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高质量完成土地复垦任务。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我市有685户完成了地质灾害避让搬迁,2800余人免受地质灾害威胁。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防范也是我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举措之一。我市从国有矿山企业和基层单位中聘请23名高级技术人员创建了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世界杯365网站打不开_365bet官网网址是多少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确定了5名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首席专家;构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支撑体系及群测群防网络,聘请技术支撑单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的专业科学排查,摸清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状况,形成了调查报告。今年,全市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309处。其中在164处高陡边坡隐患点中,纳入治理工程的高陡边坡3处,纳入搬迁工程的高陡边坡41处,其余120处高陡边坡均采取监测措施。
通过全面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有效推进了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工作中,我市制定出台《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工作方案》,邀请技术支撑单位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对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的负责人和群测群防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今年,我市共组织隐患点监测人员培训14次,2000多人参加了培训;开展应急避险演练17次,参加人数3000余人。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做到了“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章、广播有声音、街面有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群测群防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张晓萍 任继萍 张泉东)